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在积极作为中等待孩子长大

来源:南通学大通中成长周老师     时间:2012-12-31 12:43:19


一个人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就多数孩子而言,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往往是情有可原的,一般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得到纠正和改善。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年人的引导能力,包括平和的心态、真诚的交谈、示范的行为和坚持的训练。在这里,我着重谈谈在成长学堂工作中,如何帮助父母调整焦虑情绪,在积极作为中等待孩子长大的心得体会。

周某,女,小学二年级学生。从咨询老师处我了解到,孩子爸爸是做商品代理的,妈妈全职在家带孩子。家长告诉我,孩子五岁前一直由爷爷奶奶带,老人宠爱孩子,甚至会冒雨把孩子想要的东西买回来,就连吃饭孩子都可以爬到桌上。从一年级开始,孩子放学后都放在班主任那里写作业,随着慢慢长大,现在家长和老师的话孩子都有些听不进去。家长反映孩子活泼好动,对学习兴趣不浓厚,做作业速度不快,有时还粗心,考的不好也不会难过,平时,学习成绩尚可(语文95分左右,数学也能考100分),但家长感觉孩子的没有争强好胜的心。家长曾担心孩子有多动症,带她去医院进行检测,医院说孩子没有多动症,只是比同龄孩子要多动些。家长希望在成长学堂上课后,能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好胜心。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受父母的影响较大,因此我的工作分两路开展,一是成长老师有计划的学能训练,二是指导家长结合日常生活进行随机教育。

在学能训练课上,我仔细观察孩子的言行表现,和人对话时,她的眼睛会四处转动;有时会打断老师讲课,说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训练时只要完成任务就行了,不太关注终端成绩。针对孩子情况,我结合学能的具体训练内容一是给规则,如老师正在讲课时,自己如果想说话,可举手示意,经过老师同意后才可发言;二是给自信,如做“固点凝视”,从最开始的19秒到后来的6分钟,让孩子从自己的点滴进步中看到潜能所在,进行自我激励;三是给方法,如和孩子一起讨论控制自己行为小技巧,听课时,眼睛要看着说话的老师,手里拿好笔,随时按要求写写划划。每次课堂训练后,我都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家长把训练延续到生活中,并尽可能帮助孩子迁移到上课、做作业等具体学习环节上。

家长有意无意间介入孩子的成长过程后,从孩子的点滴进步中感受到了解孩子身心特点,按教育规律的办事的实实在在的效果,乘此良机,我和家长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沟通,提出了一些家教建议:首先要做到不推卸,把一天天带孩子长大的日子握在自己的手心里,靠老人、靠老师也许都不是长远之计,最后还得靠自己,因为血脉相连,因为牵挂期待,所以必须要亲自付出更多。其次要做到不着急,不要用大人和完美儿童的标准要求孩子,为人父母要有自信,孩子刚入小学不久,注意力的稳定和上进心的激发,都还需要时间,操之过急反而会适得其反。最后要做到不空谈,避免为了缓解自己焦虑情绪的唠叨,避免不指向行为训练的空洞说教,要结合生活和学习的细节,把对的坚持做下去,哪怕是自己整理书包,日积月累,也可以培养起责任心。

成长老师、家长、孩子,我们就这样互动对话着,相互影响着,彼此鼓励着。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