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重点中学引入个性化教育模式的探索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3-10-31 14:42:01


    

 

  重点中学有许多资源上的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教育教学要求高、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难于完全展开等问题。个性化教育模式对问题的诊断及时,解决问题的方法高效,应该成为重点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理性选择。

 

一、重点中学发展过程中的困惑

 

  重点中学在一般人眼里,似乎是生活在天堂中。生源好,师资力量强,政府重视,高校关注,教育教学良性循环。其实在现行的高考体制下,重点中学的发展也是步履维艰,冷暖自知,特别是在教育教学方面,面临许多困惑。

 

困惑一:外界苛刻的教学评价与教育教学现状脱节的矛盾

 

  在我国,重点中学基本上是各级政府出资的公立学校,学校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高考成绩既是学校关注的,更是政府关注的。学校高考成绩下滑,出不了北大、清华学生,其校长被免职的事例并不鲜见。校长要对政府“负责”,就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教师头上。

 

  每年夏天,重点中学有没有江苏省高考“状元”?在前100名中有几个学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了几个学生?等等成为重点中学教学成败的关键。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基本上以所任班级的平均分、排名为标准,甚至出现末位淘汰制。这都充分反映出对教师评价中以奖惩为目的的鉴定选择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这些评价方式与重点中学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客观上重点中学的师资水平起点不一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分化,社会对学校的影响不断加深,这些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要求重点中学百分之百的确保升学率是不现实的。由于人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着中学生的发展必然有着许多的分化,而不能像工厂流水线一样。在有些时候,会出现 教师投人很多,效果并不明显等现象。这种评价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保守退缩,循规蹈矩。

 

困惑二:学生的消极心理无法及时化解。

 

  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自普通学校中的佼佼者,一直以来老师看中,家长看好,他们的优越感带来骄傲心理,有点眼高手低。但是由于课程的难度加大,学习的压力明显加大,教师的要求 不断提高,他们的压抑感带来焦虑心理,心理开始失衡。由于学生的水平差不多,如果有一点闪失,考试成绩明显下滑,他们的失落感带来自卑心理,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片面追求完美,心理的波动开始加剧。

 

  重点中学由于学生各种机会比较多,学校一般采用选拔的办法确定名单,他们的竞争感带来妒忌心理,同学之间有隔 阂,良好的班集体有一些裂痕。这些现象的出现,需要及时的化解,然而由于采取班级集体授课的方式,比较难发现问题,也不可能用太多的精力解决问题。学校的 心理咨询是等待学生前来解困,没用主动出击的意识,学生的小问题可能拖成大麻烦。

 

困惑三: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难于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育资源是旨在开发教育对象的创造潜质,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力和人力的优化组合与合理开发”。根据资源本身的表现形式,教育资源可分为硬件资源、 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三类。由于学校学生人数比较多,好多资源控制在上级主管单位手上,资源配置的针对性不强,提供的资源与学校使用的教材完全匹配或基本匹配的不多,教师能直接使用的优秀资源很少,资源的开发未能满足学校教育的特殊需求。

 

  资源开发的深度和精度不够,资源开发多以素材类资源为主,有的只是文字教材的搬家或课堂教学的简单翻版,内容不够丰富,缺少吸引力,专业和课程特色体现不够明显。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较差,例如远程教育资源多是集成打包后不可修改的作品,开放性较差,不利于教师进行资源的二次创作以更加灵活地使用资源。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